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招生就业 >> 正文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4日 08:49点击:

一、专业概述

本专业设置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备宽厚、扎实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热能动力、制冷空调、流体机械等工程领域内从事传统能源高效转换与清洁利用、热工系统及装备、新能源与储能技术等方面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工作,并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宽广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

学制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二、知识架构

课程体系设置分为通识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五大类。通识必修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军事理论、工程概论等,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国情,明确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除通识必修课程外,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热工测量及仪表、锅炉原理、制冷原理与技术、换热器原理与设计、热工控制系统、泵与风机等。

主要实践环节包括:军事技能、劳动实践、创新创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大学物理实验(B)、工程制图应用—零部件测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原理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电工电子实训(B)、工程实训(C)、热力发电厂(或供热工程或太阳能利用)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三、就业方向与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能源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面广。主要进入能源动力、航天航空、环境保护、石油化工等行业的科研院所、企业以及政府职能部门,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已为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国家电网、电力集团、神华集团、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海信集团、海尔集团等企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

发展前景: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当今时代是与能源动力应用发展息息相关的时代。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双碳”重大战略目标,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能源紧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大力开发新能源、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发展新动能,是解决能源资源短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构建,均迫切需要培养大批具备能源与动力工程基础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

四、学习本专业的优势与劣势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紧密围绕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服务国家节能减排和“双碳”目标,是一个宽口径专业,发展空间广阔;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和“能源动力”专业学位授权点,已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注重与机械、材料、化工、环境等学科的深度融合交叉,培养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性、应用型创新人才。

本专业属于工学中的能源动力类,其学科交叉性强、专业跨度大,所学知识面广、知识更新快,需不断学习以适应行业发展需要。

五、学生素质要求

能源与动力工程是国家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专业涉及面广,涉及学科多,主干学科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同时与机械、材料、化工、环境等学科深度融合交叉。在本专业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宽厚的动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学科基础理论,系统掌握能源高效转化与低碳利用、能源动力装备与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熟练运用专业知识解决能源与动力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胜任能源与动力相关领域的产品设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运行及管理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能够在能源与动力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中,评价其对社会及环境的影响,承担并履行技术与管理人员所要求的社会义务及责任。能够有效地沟通与协作,从法律、伦理、道德、环境和经济等系统视角管理复杂工程项目。具有不断自我完善与提升的终身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

六、我校此专业的特点和优势

专业特点:山东科技大学因能源而生,因能源而兴。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立足国家发展规划,面向能源、动力、机械、材料等行业需求,致力于传统能源及新能源的清洁利用、高效转化;动力机械、流体机械和热工设备的设计、研发及相关测试技术及应用;智慧能源系统、动力系统及装备的设计研发与应用。加强对传统能源清洁利用、新能源高效转化、能源动力高端装备、节能与能效提升等领域所需人才的培养。

专业优势: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依托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行业公共实训基地、山东省铝离子动力和储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控制科学与智能技术高校实验室、山东省煤基化工技术创新中心、青岛市低碳储能与智慧运行技术创新中心、青岛市储能技术与系统工程研究中心、青岛市新能源技术与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青岛市洁净煤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培养新能源行业综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